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动态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园林绿化正文

辽源市龙山区:以法治之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4-11-04 23:52:20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 点击:

  

  近两年来,龙山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探索工作路径,纵深推进基层法治建设“龙山实践”,确保法治乡镇(街道)建设工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坚持法治引领,全面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高度重视基层法治建设,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努力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的法治网络,将各项工作纳入法治框架内运行。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各乡镇(街道)均成立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司法所及各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任成员的推进法治乡镇(街道)建设领导小组,在区委依法治区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全区10个乡镇(街道)均按照《龙山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将法治建设作为重点任务纳入基层治理总体格局,明确基层法治建设重点任务,绘就了“作战图”“施工图”。

  同时,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年初,全区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通过全区述法大会对上一年度法治工作向区委进行述法,站前街道作为基层单位代表现场述法,切实压实了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主体责任。

  聚焦法治重点,有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认真执行《辽源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落实司法所长列席办公会制度、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全力推动乡镇(街道)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的制定。工农乡依托司法所法制审核职能,对乡政府将要发文的文件进行初步的审核,有效推动乡镇(街道)法制审核落实落地。截至目前,全区已有7个乡镇(街道)完成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的制定。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工作,重点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辖区内两个乡镇已完成综合执法队挂牌,并购买了统一着装、执法车辆、执法记录仪等专业设备。

  同时,依托法治教育网,对全区乡镇(街道)82名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60学时的执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执法人员能力水平。

  夯实法治基础,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资源整合,培优基层法治队伍。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工作,把村(居)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的乡土优势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基层法律服务质效。2024年,对全区135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开展了2次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所有乡村“法律明白人”全部落实结对共建,2024年,村(居)法律明白人共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解答法律咨询百余人次。

  夯实基础,创推普法宣传载体。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法治书屋、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建设,让居民在休闲娱乐中学习了解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2024年,全区各乡镇(街道)共设置法治宣传栏39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个,村法治书屋10个,法治文化广场2个。开展法律宣传活动30余次。

  有效发挥人民调解作用,提升治理能力。充分发挥“枫桥经验”,坚持以“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调作战”的工作方针,聚焦矛盾多发领域,广泛地开展排查化解工作。寿山镇司法所所长黄艳国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其工作中总结的“老黄六战工作法”被省司法厅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东盛社区打造了集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人文关怀等功能为一体的“小申调解驿站”特色品牌。

  深化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建设,以标准化、便民化、特色化为抓手,联合各乡镇(街道)在全区范围内设立了15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接受群众咨询30余次,为群众代理援助案件1件,努力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yaowen/202411/t20241101_33168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住建项目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动态网 dtw.csgh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8924号-12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