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动态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卫生保障正文

拉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成效显著

时间:2024-12-05 23:47:28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点击:

  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新范式

  拉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成效显著

  据了解,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拉萨市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综合环境大整治、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战略以及“五类业态发展区”部署,专题研究开展实施试点工作,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在政策扶持方面,拉萨市投入了大量政策性资金,用于支持便民生活圈的建设和运营。今年以来,已投入2.6亿元资金,围绕各类节点促销专场、拉萨8条政策、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系列活动,开展了137场消费促进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消费选择,还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实现了便民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通过社区申报、专家评审等程序,自2023年12月以来,共计投入900万元政策性资金,实施了26个一刻钟便民项目,撬动社会资本9900万元,优先配齐、配优、配强综合超市、农贸市场、便利店、餐饮店、维修店、家政点、再生资源回收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康护、特色餐饮、运动健康、保健康养、休闲娱乐、新式书店、教育培训、幼儿托管等品质提升类业态,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在服务布局方面,拉萨市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和人口密度,合理规划便民生活圈布局。据了解,目前,以八廓街为核心的古城区集聚了各类商业网点4100多家,形成了以沿街商铺为主导的特色消费商圈。同时,东有万达商圈、西有西郊商圈、北有北城新天地商圈、南有柳梧商圈、文创商圈、顿珠金融城商圈,区域商圈布局合理,业态丰富。在社区商圈层面,加荣、柳梧、八一等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基本保障类业态丰富、品质提升类业态完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

  而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拉萨市引入了智能化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各单位、各部门各自发挥优势,在各个生活圈内设立党群V站、社区e站等便民服务点,在便民服务点设置智能终端设备,提供自助查询、缴费、预约等服务。此外,还在社区食堂推广“居民点单、社区派单、成员接单”的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还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拉萨市注重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通过构建五级组织链条,健全了“街道(乡镇)大工委、村(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实现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同时,组织开展了网格员认识群众、群众认识网格员、网格员带动群众相互认识的“三个认识”活动,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拉萨市积极构建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信息实时比对校验和高效处理。通过“社会治理平台+城市管理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网统管,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水平。

  此外,拉萨市还推动多元共治,鼓励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参与便民生活圈建设和管理。通过举办“甜茶议事会”“林卡坝坝会”等社区治理形式,有效解决群众急事难事烦心事。

  下一步,拉萨市将继续深化便民生活圈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布局、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便民生活圈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共同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原文链接:http://www.xizang.gov.cn/xwzx_406/dsdt/202412/t20241205_4506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住建项目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动态网 dtw.csgh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8924号-12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