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动态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民互动正文

让“中华文明的瑰宝”散发时代之光

时间:2024-12-10 23:44:15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点击:

  让“中华文明的瑰宝”散发时代之光

  ——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聚焦“多元、传承、创新”

  

  传统医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中医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经典医籍超1.3万种,中药超1.8万种,传承历史跨越数千年……中医药以其浩如烟海的资源、博大精深的内涵,令世界瞩目。

  “中华文明的瑰宝”热度有多高?促进文明互鉴,推动发展传统医药的重要性有多大?

  最新召开的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上,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全球3000多位传统医药领域的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会,聚焦“多元、传承、创新”,举行了近130场高水平的演讲和报告,共话传统医药如何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新华社记者 田晓航 徐鹏航 顾天成

  护佑健康 中医药散发时代之光

  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到《本草纲目》《温热论》,再到青蒿素……中医药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几千年来,中医药生生不息,始终散发着耀眼的时代之光。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传统医药发展道路,让传统医药为破解人类健康难题贡献新力量。”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说。

  时代在发展,中医药魅力几何?

  健康服务体系更强了——

  来自大会的信息显示,约90%的县有县办中医医疗机构,2023年中医类总诊疗量达15.4亿人次,占全国诊疗人次的六分之一。中国已构建起覆盖城乡的、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古方新用”的“中国药”更多了——

  2023年中国批准10个中药新药上市,2024年仅1月至11月就批准12个。在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审评证据体系指导下,中药新药数量呈上升态势。

  中医人才队伍更“壮”了——

  2023年全国医疗机构中医药专业人员有104.5万人,中医药领域已有26名两院院士。中国创新体制机制建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形成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中医药工作者就要增强文化自信,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让古老的中医药永葆青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说。

  与时俱进

  传统医药“拥抱”现代科学

  通过智能针灸铜人了解身体经络,品一杯“古法新制”的中药茶饮,体验VR中医问诊……在大会现场,颇具“时代感”的体验活动,让多国嘉宾感叹:“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结合真奇妙!”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给传统医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用现代科学研究中药作用机理,让古方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发展。

  聚焦“传统医药与初级卫生保健”,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张瑞介绍,在朝阳区,中医智能舌诊仪融入上千种舌象大模型,为医生提供了便利的辅助。

  在大会的政府论坛上,中国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抛出案例:源于400多年前经方的中成药儿茶上清丸,通过开展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于今年获批上市。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勇表示:“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致力于将现代技术和方法运用到中医当中,加快推动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临床路径研究和共识指南撰写,让传统医药在‘拥抱’现代科技中绽放光彩。”

  应对挑战

  医学“瑰宝”更好造福世界

  面对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未来如何做好传统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文章?

  以传承守护“瑰宝”!云南勐海,中国西南边陲的小县城,首届全国名中医陈宝贵刚刚在这里开办了传承工作室,要为当地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中医人才。

  与共和国同龄的他,以一名中医人的坚守,数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守住中医药的‘根’与‘魂’,基层中医药人才不能掉队。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坚持古为今用,推动中西医药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促进传统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让中医药更好服务人民健康,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当前,传统医药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和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已有170个会员国使用传统和补充医学。中国的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113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认可使用针灸。

  “一枚银针连接世界。”作为用现代科学方法向世界阐释针灸科学内涵的中国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表示,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彰显了中医药的独特智慧;未来还要加强跨文化、跨领域交流,让中医药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大会通过并发布《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北京宣言》,与会者一致同意采取相关行动,包括推广传统医药的概念、知识和实践,支持制定和实施国际传统医药优先研究议程,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等。

  让优秀的传统被读懂,以创新的勇气向未来!

  同仁堂牵头联合16家老字号中药企业发起成立专委会,通过共享同仁堂海外渠道、展览展示等活动,在“抱团”走出去过程中不断创新,向世界讲好中医药品牌“故事”。

  服贸会连续11年设立中医药主题日;北京冬奥会打造“10秒”中医药体验馆……传统医药不断迸发新活力。

  代代守护、传承精华,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我们期待,传统医药更好造福世界!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原文链接:http://www.xizang.gov.cn/xwzx_406/bmkx/202412/t20241209_4510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住建项目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动态网 dtw.csgh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8924号-12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