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动态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意见征求正文

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085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2-03-26 08:40:13  作者:  来源: 点击: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恢复工作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上海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特大型城市,人为干扰剧烈,自然生境破碎,严重影响着物种生存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目标,有效应对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水平,原市环保局、市绿化市容局、原市农委、市水务局(市海洋局)编制了《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提出了本市今后一段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和优先行动。近年来,上述目标和任务,本市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

  一、本市已开展的相关工作

  (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2017年,原市环保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规划资源局、市绿化市容局等部门启动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工作,将本市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等重要生态空间纳入红线,进行刚性保护。经国务院同意,2018年6月,市政府正式公布本市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市规划资源局牵头,根据国家要求,对本市生态保护红线进行评估和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本市生态保护红线的空间格局和面积范围,为野生动植物和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

  自2017年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绿化市容局、市农业农村委、市水务局、上海海警局等部门和单位,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重点聚焦采矿(石)、采砂、设立码头、开办工矿企业、挤占河(湖)岸、侵占湿地以及核心区内旅游开发和水电开发等8类焦点问题,推动保护区内违法放牧、违法养殖、违法经营等问题整改并实施生态修复,为本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树立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

  (三)生物多样性调查

  一是市绿化市容局开展了全国第二次野生动物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全面掌握了上海市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情况和近10年的变化状态。二是市绿化市容局开展全市水鸟同步调查、公园绿地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花鸟市场鸟类贸易调查、崇明生态岛建设“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监测等多个专项监测。三是2019年以来,围绕市民关注的热点,市绿化市容局支持上海动物园、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开展貉、蝙蝠专项监测。四是2019年起,在全市每个区选定2-3条固定样线,进行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计算出综合物种指数。五是2019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陆续开展了苏州河、黄浦江上游、淀山湖和骨干河道鱼类专项调查,摸清本市主要河湖水生态系统基本情况。六是市农业农村委持续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渔业资源监测工作,每年安排资金在黄浦江、淀山湖、长江口、杭州湾等水域放流各类经济物种苗种超1亿尾,其中,中华鲟、胭脂鱼、松江鲈3中濒危珍稀物种数万尾,补充水生生物资源数量。此外,市农业农村委还在上述水域设立了25个资源监测点,收集科研数据,掌握渔业资源及水域生态状况。

  (四)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

  利用市财政局林业三年政策,市绿化市容局牵头开展了浦东金海、崇明西沙、金山廊下、闵行浦江等一系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修复工程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通过项目实施,区域内的水质等环境质量得到提升,乡土植被得到恢复,獐、扬子鳄、水鸟等湿地野生动物数量大幅增加,逐步恢复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功能,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生存、繁衍场所,有效拓展了城市生态保护空间。至2019年,共实施20个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极小物种种群恢复项目和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项目,落实项目资金约1.3亿元,恢复和新建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近6300余亩。

  (五)科研投入

  近年来,市科委牵头,从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崇明生态岛建设示范、市域生物多样性构建三个方面布局不断加大相关领域的科研投入。一是在推动人类活动及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方面,支持开展东滩湿地演变对生态治理工程的响应研究,构建了遥感-地面一体化崇明东滩监测系统,提出生态治理工程区内生境营造和修复途径,建立了水鸟友好型水生生物增殖模式。二是在在持续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方面,聚焦湿地保育、鸟类保育和岛域多样性保护等三个领域,分别开展了东滩水鸟栖息地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鸟类保育与海岸风电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崇明边滩湿地、内陆河流湿地、鸟类、绿化带植被、鱼类、大型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等调查和研究等工作。三是在市域生物多样性构建方面,先后开展了城市地标性近自然生物群落营建技术研究、城市生态廊道农林湿复合生态功能构建技术研究、特色夏花木本植物选育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优彩叶花卉矾根繁育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二、建议采纳情况

  (一)针对您提出的“对上海城市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的建议

  我局将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会同市绿化市容局、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适时启动《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修编,更突出部门协调和系统谋划,将城市生物多样性调查作为重点工作内容进行研究,协调绿化市容和农业农村等部门有序开展陆生、水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并推动数据共享、共用,逐步构建全市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二)针对您提出的“支持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对城市生物多样性问题及生态修复技术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的建议

  我局将积极协调市科委、市绿化市容局等部门,进一步加大相关领域的科研投入和课题研究,广泛发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的专业团队参与进来,为本市生物多样性保育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修复、恢复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科研储备。

  (三)针对您提出的“鼓励企事业单位在绿化项目中使用乡土植物”的建议
在绿化建设中,市绿化市容局坚持植物保护、科研、科普相结合,不断加大植物引种育种的工作力度以及在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推广应用力度。对照住建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考核方面的主要指标“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标准值为0.8,本市已达0.97。将在“十四五”期间,市绿化市容局将坚持调查、收集、保存、开发利用并重,以提供良种选育遗传材料、提高良种使用率为目的,开展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的主要造林树种、重要乡土树种的筛选工作。在大金山岛、佘山森林公园、佘山岛开展红楠、天竺桂等珍贵树种优良单株调查和保护,开展珍贵树种繁育技术研究,引导本市保障性苗圃、特色苗圃大力发展珍贵乡土树种。

  (四)针对您提出的“在生物多样性相关的规划与项目中加强同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生态修复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建立合作机制”的建议

  市规划资源局在牵头编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过程中,以及在牵头开展本市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优化完善工作中,积极听取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专家意见,并进行吸收采纳。下阶段在上述规划实施过程中,将积极与本市从事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生态修复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

  最后,感谢您对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指导,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支持!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住建项目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动态网 dtw.csgh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8924号-12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