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动态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城际关注正文

《贵州日报》刊登《推动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周宏文》

时间:2021-03-10 09:44:31  作者:  来源: 点击:

  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共同构成了“十四五”时期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的出台,对我省住建领域发展有何指导意义?如何贯彻落实?记者就此采访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周宏文。

    记者:《意见》提出,要统筹推动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对我省住建领域发展有何指导意义?

    周宏文:住建部门要深刻领会住建工作的定位和职责,发挥好住建部门的重要作用。

    首先,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是相互关联的工作。住建部门在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提升城镇品质、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城镇文化特色。城市建设创造了不同特色的城市空间、城市风貌和建筑作品,旅游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来体验这种不同的城市空间、风貌和建筑作品。在具体工作中,住建和文旅部门也是相互关联的。特别是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方面,由住建和文化旅游部门共同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旅游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充分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精品。可以说,旅游产业化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起到了增光添彩的作用,同时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也为旅游产业化发展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其次,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是互为促进的关系。新型城镇化为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打造了更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同时也催生出了更多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反过来说,旅游产业化发展也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不断壮大的文化旅游市场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建设,提升了城镇品质,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聚集人气,提升了城镇化水平。

    记者:对住建行业而言,未来将如何统筹推动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周宏文:统筹推动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首先是要聚合两轮抓统筹。“十四五”期间,我省住建行业将以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重点,以城市更新行动为载体,以提升城镇品质为目标,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将旅游产业化发展与住建领域相关的三大工程统筹到住建领域的目标任务,用城市更新行动擦亮城市的面孔,用乡村建设行动共同缔造美丽人居环境。

    其次,要聚焦目标抓重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中,我省住建行业将聚焦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城镇品质提升和实现我省建设推动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的目标,紧扣《意见》明确与住建领域相关联的三大工程,抓老旧小区改造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抓社区补短板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居住品质,抓县城基础设施补短板提升城镇功能,抓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升城镇品位,抓传统村落保护打造旅游名片助推旅游产业化发展,抓绿色小镇建设示范带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另外,要聚集资源抓整合。“十四五”期间,我省住建行业在推动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中,一手抓聚集资源一手抓要素整合。旅游产业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部分与住建行业有紧密联系,通过塑造城市与建筑风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为旅游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环境。同时,在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通过打造特色旅游村镇、旅游综合体、旅游景区等业态,又成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下一步,住建和旅游两个部门将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及传统村落等优质资源,整合打造成为我省旅游精品,推动我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如何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带有机结合?

    周宏文: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带有机结合: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订出台《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贵州传统村落保护改造指引图册》《贵州省农村社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操作手册》,科学有序推进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优先推进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发展。

    二是加强激励考核。将传统村落分类发展作为省政府推进高质量发展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主体责任,将传统村落作为县级政府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实施传统村落强省战略,积极助推传统村落旅游产业化。

    三是分类推进行动。对区位优势明显且文化价值较高的传统村落,整合资源、重点打造,突出特色、聚集发展,分类打造别具风格的自然人文型、特色产品型、精品民宿型、教育科普型等特色传统村落。

    四是实施聚集发展行动。通过分类带动、聚集发展,创建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为特色的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聚集区,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认知度和影响力的传统村落品牌,实现贵州传统村落大省向强省跨越。

  

友情链接:

住建项目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动态网 dtw.csgh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8924号-12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